(2025年4月28日临沂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市委关于青年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强我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现城市与青年的双向赋能,作出以下决定:
一、明确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战略定位
1.加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倡导青年优先发展,搭建青年建功平台,激发青年担当作为,着力将城市发展势能转化为青年成长动能,将青年创新活力转化为城市跃升动力,着力打造青年发展之城、向往之地,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凝聚广大青年投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
2.我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近期工作目标为:到2025年底,建立适应本市经济发展、对青年友好便利的基础政策框架,涵盖青年就业、创业、住房、教育、文化娱乐等核心领域;到2026年底,形成相对完善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城市对国内外优秀青年的吸引力明显提升;到2027年底,形成青年发展政策长效跟踪和调整机制,城市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友好度显著提升,形成青年与城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建成政策完善、服务有力、环境友好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二、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生态
3.完善青年发展规划布局。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中植入青年元素,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青年理想城,探索建设青年发展型社区、街区、园区等特色单元。
4.培育青年文化创新矩阵。设计“青春临沂”城市形象IP体系,开发融合沂蒙红色文化基因的青年文化产品,打造融入青年喜闻乐见的多元化新业态新场景“临沂印象”。建设青年数字文创孵化矩阵,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大力创作沂蒙文化系列精品,讲好新时代“临沂故事”,增强青年文化认同感。
5.强化青年政策供给体系。持续深入实施《关于建设时尚青春 宜居乐业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29条政策措施》,构建覆盖青年就业创业、安居保障、品质生活等领域的政策支持网络,打造青年双创示范基地、青年安居样板社区、青年品质生活示范区等特色载体。
三、完善青年创新创业支撑体系
6.实施青年人才培育工程。聚焦“发现、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各个方面,完善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优化大学生来临落户、补贴等政策,拓展“沂蒙惠才卡”功能,加大青年博士、博士后培养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大学生、海内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来临留临。推进“万名优秀青年创业培训行动”,着力培养一批青年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构建“政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根据企业需要定向输送、“订单式”培养产业急需青年技能人才。深化“沂蒙青雁乡村好青年赋能行动”,持续加强乡村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7.构建创新创业生态服务平台。持续举办临沂市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积极组织青年参加全国、全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全国、全省青年创新创业“新高地”。加大青创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建设力度,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举办“青创沂蒙”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系列活动,主动为青年创业者“牵线搭桥”、汇聚资源,提供政策、金融、场地等支持。筹备成立临沂市青年创新协会,构建市内外青创人才常态化联系对接、考察学习、创业帮扶指导平台。
8.健全就业服务保障机制。深化团银合作,持续实施“大学生创业贷”“乡村好青年贷”等项目。丰富“就业创业全链条”应用场景,实施“青年就业帮扶计划”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常态化举办青年就业招聘会等活动,利用寒暑假集中开展“青鸟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完善新业态从业青年劳动权益保障机制,促进在临高校毕业生和技能型人才等充分就业。
四、提升青年服务保障力度
9.推进人才安居工程。构建“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租赁补贴”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公租房、保障性住房供应。打造“青年社区+”生活服务综合体,建设嵌入式托育、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推动青年“15分钟生活圈”建设,优化青年生活居住体验。
10.建设全龄段教育模式。建立完善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和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政策,完善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提升高等教育育人实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完善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保障机制,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鼓励全市各级团组织开设“青年夜校”,积极打造青年终身教育平台。
11.优化婚恋育儿养老服务。打造临沂市青年婚恋交友品牌,常态化开展青年公益交友活动,大力拓展青年婚恋交友渠道。健全青年生育支持政策,多渠道降低生育成本。落实母婴安全五大行动,深化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优生优育优养全周期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减轻青年赡养老人的压力。
五、激励青年积极建功立业
12.激发青年岗位建功活力。深化“青”字号品牌建设,激励广大青年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发挥青年在临沂“中国物流之都”城市产业格局中的优势作用,带领青年在智慧物流、数字商贸等赛道上建功立业,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青年荣誉激励,开展“寻找新时代青年先锋”等活动,在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评选中展现青年风采。
13.鼓励青年参与社会治理。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系统实施“沂蒙青春红”志愿服务行动,坚持市县一体、部门联动,深化“青年志愿者进社区网格百千万”行动,开展“青年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广泛组织动员青年助力基层治理。坚持“青年城市青年建”,发挥青年组织作用,丰富青年议事载体,引导青年为城市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六、完善建设推进保障机制
14.强化制度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规定,研究制定加强青年工作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青年工作保障机制。鼓励加强工作创新,加大对各类从事青年服务的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推动形成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15.完善监测体系。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统筹协调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发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目标和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健全完善青年发展评价监测体系,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推动政策举措有效落实。
16.凝聚共建合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的监督和支持,汇聚全社会共同参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中的青年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作表率。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